开创了由生命哲学到存在主义的道路
人生的三个阶段 * 效仿 * 否定 * 肯定
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发展,基督教信仰瓦解,流行价值真空和信仰危机,所以存在主义发展起来了
尼采将哲学家与学者相区分,认为学者不具有创造性
悲观主义是直面现实,叔本华的悲观、虚无 而基督教是逃到所谓的现实背后的真实的世界之中,属于逃离现实
酒神精神
强力意志消极的一面,拥有强力意志的人是少数,从中衍生出强者理应支配弱者和统治弱者的结论,站到了反民主的角度上去了。
永恒轮回
起源于赫拉克利特
尼采是为了抵制无意义的人生即人生来是偶然事件的这个恐惧而提出的永恒轮回,但这样的无限轮回其实也是一个二律背反。
现代西方哲学的许多流派,包括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人性的看法有一个重要特点, 就是强调人性的未完成性、开放性和无限可能性,
在哲学史上,断然主张绝对决定论的哲学家有之,断然主张绝对自由论的哲学家为数微乎其 微,而两者都有着明显的偏颇性。我们发现,许多哲学家动摇于两者之间(如斯宾诺莎、伏 尔泰由意志自由论转向决定论),或者试图在两者之间寻求某种折衷和结合(如康德、费希 特把人分为两部分,现象界的人受因果律支配,本体界的人有意志自由)。有趣的是,号称 唯意志论哲学家的叔本华和尼采也都并不主张意志的绝对自由,相反是反对意志自由论的。
重要的不是"从 何而自由",而是"为何而自由"。《尼采全集》第 6 卷,第 92 页。许多人并无创造的意愿, 把自由理解为摆脱一切责任,结果所谓的"自由"一旦到手,精神倍感空虚。现代西方社会中 不是已经响起"逃避自由"的呼喊了吗?
力量是自由的前提,评价和创造是自由的真义。要把握尼采的人性观和自由观,关键是弄清 他对评价和创造的看法。
。尼采是不承认客观真理的。他认为,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只是一种价值关系,真理 只是一种价值判断,认识只是评价。
尼采认为,真实的"自我"往往是隐藏在无意识之中的, 而通常的认识方式,借助于语言,求之于思维,不但不能达到"自我",反而歪曲了"自我"。 我们用来概括我们心理状态的语词,多半是为某些极端状态所取的名称,并不能指示出我们 大部分时间内所具有的不可名状的非极端状态,然而正是这些状态织成了我们的性格和命运 之网。
在尼采那里,真实的"自我"有两层含义。在较低的层次上,它是指隐藏在潜意识之中的个人 的生命本能,种种无意识的欲望、情绪、情感和体验。在较高的层次上,便是精神性的"自 我",它是个人自我创造的产物。不过,对于尼采来说,这两层含义并不矛盾,因为他一向 把生命本能看作创造的动力和基础。
真正的个人主义追 求的既非财产,亦非浮名,而是真实的"自我"。
不过,王尔德因此而赞成公有 制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尼采却始终反对作为一种政治运动的社会主义,这又是他们的不同之 处。
自私就是恶,无私就是善,这种道德观念早已体现在基督教的邻人爱的原则中了。功利主义 的思想家们用合理的利己主义来反对基督教的抹杀个人的道德观念,为经济上的自由竞争制 造理论根据。可是,在资产者的实践中,事实上却是两种道德并存,一方面是最无耻最露骨 地追逐物质私利,另一方面是嫉恨和反对个人精神上的优异。
健康的"自私"是健康的 生命本能,是高尚的自我保护的力量。反对这样的"自私",赞扬"无我"和牺牲,实际上是奖 劣惩优,压抑生命力旺盛、热爱生活的人,却鼓励那样的人。这种人"不把他的全部力量和 才智用在他的保存、发展、超越、前进、强力之扩展上,而是对自己卑谦、无头脑或许竟淡漠或冷嘲地生活着"。
可谓激进,但是在如何振兴人类的具体途径问题上,他所设计的方案却又极为保守,总是脱 不开贵族政体的陈旧观念。他不满于资产者社会的现状,但在社会学说上他提不出更进步的 社会理想,反而一再缅怀和主张早已过时的带有浓厚奴隶制色彩的等级社会。这是尼采思想 中最触目的矛盾。
尼采并非要抹煞科学本身的价值,相反,对于卢梭否定科 学文化而提出"回到自然"的倒退主张,他是坚决反对的。问题在于,要恰如其分地看待科学 的价值,它只具有工具价值。如果把科学当作目的本身,漫无止境地追求对物的支配,结果 只能丧失人生本真的意义,使人成为物的奴隶。
哲学始终与本体论 结下不解之缘,这种本体论以构造"真正的世界"为唯一使命。
。他反对的是按照人类自身的理性本性 去构造一个合乎理性的世界模式,然后又用这样的世界模式来规束人的现实生活。这样,理 性在世界上所看到的不过是它自身,逻辑把自己的界限当作世界的界限,人类认识活动的工 具被抬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冒充为形而上学的真理,进而冒充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于是, 生命被贬值,本能受压制,法则统治一切,人生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和乐趣。
对于尼采来说,审美状态是一种不可分割的肉体精神状态的整体,是"活着 的情绪存在,是留在情绪中的肉体存在,是交织在肉体存在中的情绪
一种受压抑的冲动为了在 假想中得到满足,往往会歪曲记忆,故意遗忘。"我的记忆说:"我做过这事。"我的骄傲说, 并且顽强地坚持:"我不可能做这事。"最后,记忆让步了。"
遗忘成了满足愿望的手段。我们不禁想起了弗洛伊德对于日常生活中种 种过失的心理分析。
重估一切价 值"就是要把被颠倒的评价重新颠倒过来,否定一切被肯定者,肯定一切被否定者。这也就 是"价值的翻转"。
。他却 不但否定了基督教伦理的根本原则,对善恶作了全新的评价,并且在一定意义上还否定了伦 理本身,把数千年来视为明白无疑的东西带入问题的领域,把道德从至高无上的地位拉下来, 确定了它对别的更高价值的从属关系。所以,他自称:"我是第一个非伦理主义者。"
尼采对于道德的否认,据他自己说,有两层意思:第一,否认某人的行为是出于所谓道德的 动机,也就是说,动机本身就不真实,真实的动机却是不道德的,经过自我欺骗作用而化妆 成了道德的;第二,动机是真实的,然而这动机却是一种根本错误的道德观念。
那么,尼采要否认的是道德的什么大前提呢?如果我们没有理解错尼采的意思的话,这个大 前提我们不妨称之为"道德本体论",也就是把道德实体化的倾向。
。道德判断与宗教 判断有一共同点: 相信不存在的实在。道德仅是对一定现象的解释,确切地说是一种误释。
透彻地说,这是把道德现象归结为生物现象。或者说,只有生物现象,没有道德现象,人们 把生物现象曲解为道德现象了。尼采似乎就是这么说的。他用讽刺的口吻谈到,上流社会中 的所谓道德行为,如小心谨慎地避免着可笑的事、露头角的事和争端,隐匿着自己的才能和 欲求,与环境同化,从俗,自卑,这一切与动物中的保护色作用、肖形作用、装死等现象是 一回事,无非是避开仇敌和保存自己的手段,所以,仍是一种动物性现象。
基督教假定,人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对他来说,何为善,何为恶:他信仰唯一 知道这一切的上帝。基督教道德是一个命令,它的起源是超验的;它是超越一切批评的。"
。可是,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道德自有它的现实的社会根源和必不可少的社会功能。尼采自己比 任何人都重视评价的意义,现在他又全盘否定作为最重要的价值形态之一的道德,岂非自相 矛盾?
尼采懂得,习俗和舆论的力量是巨大的。"天天听着关于我们的批评,甚至忖度人家心中对我们的想法,--这会毁灭掉最坚强的人。
。以同情为道德的心理基础和基本原则,在 伦理学史上是一重要传统,尤为英国经验主义者和功利主义者所主张。叔本华也持这一见解。
其次,同情与尊重是两种相反的感情,在同情中蕴含着对他人 的不尊重。譬如说,我们对某人非常尊敬,羡慕,甚至崇拜,后来突然发现他有痛苦,并且 需要我们的同情,这时我们就会欣然同情他,同时也削弱了我们对他的尊敬。同情一个人, 意味着把他看成一个弱者,谁会去尊敬一个弱者呢?
那些爱表 同情的人,内心深处是在寻求一种作为施恩者的满足。最明显的证据是,倘若他们的同情遭 到拒绝,他们就会感到失望,甚至觉得受了侮辱,由同情一变而为愤怒。
更有些人所谓 的同情,不过是拿别人的痛苦当消遣。尼采讽刺地写道:"他居于不幸中了,"同情者"于是 走来,将他的不幸描画一遍,--于是他们满足而且飘然走开了:他们哀不幸者的痛苦,犹如 哀自己的痛苦,很好地消磨了一下午。
尼采并非反对向痛苦者伸出帮助之手。问题是,第一,最大的帮助是唤起痛苦者的自尊自强 之心;第二,帮助必须真诚,而真诚的标准仍是不伤害痛苦者的自尊自强之心。你不要让人 感到你是一个施恩者,而你也确实不以施恩者自居。
怎样才算真诚?仅举二例。其一:"假如我们不把别人的名誉在私下一如在人前保持,我们便 不是好人。
尼采从希腊出发,走向超人,他寄希望于一种新的人的类型的产生。在这一 点上,以存在主义为代表的现代流派不那么理想主义,也不那么贵族气,他们更多地把超越 的使命赋予每个人自己,让每个人自己通过对真实存在的体验来摆脱文明的祸害。
尼采也是反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在他看来,进化不利于杰出个体,反而有利于"末人"的生 存和繁衍。如要用生物学术语来表达,毋宁说超人的产生要靠人工选择而非自然选择,也就是要靠人类有意识地创造条件。
诚然,尼采所主张的等级制度主要地不是依据血统,而是依据精神,但这仍然是一种地道的 等级制度。他感到遗憾的是:"自然为何对人这么吝啬,不让人按照内心的光源发光,使一 个人辉耀,另一个人黯淡?为何伟大人物的升降不像太阳那样明丽?" (极度赞同)
。促使尼采主张等级制度 的原因有二。一是他蔑视群众,对大多数人失去信心,认为他们一旦占据支配地位,就会对 少数优秀人物施行暴政。二是他认为在事关创造文化的时候,幸福如何分配的问题无关紧要, 多数人应当为少数能够创造高级文化价值的人做出牺牲。
我们的二十世纪,已经很少有人相信超人说了,可是谈论人的自我超越 性的却越来越多。也许,这就是"超人"寓言的收获。(超人说难道不是指自我超越吗?)
世上有哪部哲学著作如今真的被谱成了交响乐呢?只有《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德国的浪漫化哲学,从席勒、费 希特、谢林、诺瓦里斯、施莱尔马赫、叔本华发展到尼采,算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又 启示了狄尔泰、海德格尔、马尔库塞在这条路上进一步探索。求人生的诗化,进而求本体的 诗化,进而求哲学思考方式本身的诗化,是这种浪漫化哲学的主旨。
本体的艺术化与艺术的本体化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既然世界本体原是一种艺术活动, 那就只有艺术活动才能体现世界本体。尼采始终强调艺术的本体论意义:"艺术是生命的最 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
如果我们追循尼采的思想逻辑,我们就会发现,他之所以要把本体艺术化,又把艺术本体化, 仍然是为了给人生提供一种意义。艺术的形而上学意义实来自人生需要形而上学意义。"我 们的最高尊严在艺术活动的价值之中,因为只有作为审美现象,人生和世界才永远有充足理 由。
世界本身并无意义,它不断产生和毁灭个体生命的活动本身也并无意义,如果你要 用真理或道德的眼光去探究它的意义,你只会失望,会对生命本身失去信心。可是,一旦用 艺术的眼光去看世界,无意义的生成变化过程突然有了一种意义,那就是审美的意义。在尼 采看来,舍此别无肯定存在的途径。"艺术的本质方面始终在于它使存在完成,它产生完美 和充实,艺术本质上是肯定,是祝福,是存在的神化。
尼采提出的主要问题是:在传统价值全面崩溃的时代,人如何重新确立生活的意义?我们可 以把他的答案归结为:一、解除理性和道德对于生命本能的压抑,使生命本能健康发展;二、 发扬人的超越性,做精神文化价值的创造者;三、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取代科学和伦理的人生 态度。
当我们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向前探寻时,我们在第一条路上发现了生命哲学家和弗洛伊德主义 者,在第二条路上看见了存在哲学家的活跃的身影,在第三条路上遇到了高举艺术革命旗帜 的浪漫主义骑士马尔库塞。
总的来说,在人的自由和超越性问题上,存在主义的主要进展在于,通过对人的存 在结构的分析,从本体论上建立了人的自由和超越性命题,它也就是存在主义的基本命题: "存在先于本质"。
。到了存在主义,情绪更加明确地获得了本体论意义。 海德格尔就直截了当地认为情绪是基本的存在状态。当他分析人的存在结构时,"畏"、"烦" 的情绪在此结构中起了关键的作用。萨特的"恶心",雅斯贝尔斯的"临界状态"、"沟通",也 无不起了这样的作用。在存在主义者那里,人生的意义实际上被归结为内心的某种情绪体验, 情绪成了实现自由和超越的唯一阵地。对比之下,尼采至少还重视创造高级文化这一可见形 式的超越,似不如此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