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后的中文总结内容]

会议纪要:MicroCeph 最新进展讨论

1. 会议概述

本次会议主要讨论了基于Ceph的轻量化部署方案MicroCeph的最新进展,包括其核心设计理念、新增功能、技术优化及未来路线图。参会者对MicroCeph的简化部署、多协议支持及Intel QAT集成表现出浓厚兴趣。

2. 主要议题与讨论内容

(1) MicroCeph 核心定位
  • Micro的含义:并非指规模小,而是强调Day 2运维的简化,如两命令部署集群。
  • 目标用户:面向非专业存储团队,支持快速在边缘设备(如树莓派、桌面机)部署真实Ceph集群。
  • 关键技术:Snap容器化封装,跨平台支持;初始支持RBD和CephFS,后续扩展RGW及静态加密功能。
(2) 新增功能
  • RBD Mirror 简化配置:通过导出/导入字符串实现跨集群复制配置,隐藏底层复杂状态机逻辑。
  • Intel QAT(Quick Assist Technology)集成:支持压缩卸载,显著提升性能并节省存储空间;扩展功能:RGW的服务器端加密。
(3) 未来计划(2024年路线图)
  • CephFS Mirror 管理:单命令启用文件系统级复制。
  • RGW 多站点支持:分阶段交付,优先实现双站点配置。
  • SMB 协议支持:面向SOHO场景,打造Ceph存储设备。
  • Dashboard 自动化:简化管理界面启用流程,如自动生成SSL证书。

3. 关键决策与行动项

  • 短期优先级:完成CephFS Mirror的简化命令集成;推进RGW多站点的架构设计。
  • 长期优化:调研SMB协议的兼容性与性能调优方案;开发Dashboard一键启用功能。

4. 遗留问题与后续计划

  • 技术验证:进一步测试Intel QAT在混合云场景下的压缩效率。
  • 用户反馈收集:通过GitHub Action等渠道评估CI/CD场景的部署体验。
  • 社区协作:与Canonical合作优化Snap打包的跨平台兼容性。

5. 附录:保留关键词(中英对照)

  • 核心组件:OSD、MON、MDS、PG、RADOS、librados、BlueStore
  • 协议/接口:RBD、CephFS、RGW、RESTful API、iSCSI、NFS、POSIX
  • 技术特性:Erasure Coding、CRUSH Algorithm、Thin Provisioning、Load Balancing

会议结束时间:讨论持续约40分钟,后续将通过邮件同步RGW多站点设计文档。

[Appla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