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后的中文总结内容]

本次会议主要讨论了Ceph分布式存储项目的性能优化和测试进展。以下为会议的关键细节:

关键细节

  • 调试级别调整: 讨论将trim和boost的调试级别提高到20以上,并决定将trim整块代码放入单独的调试模块中。
  • 性能优化
    • 讨论禁用apptracker可能带来的20%到30%的性能提升。
    • 分析删除操作优化,发现OST在删除PG时花费大量时间,并讨论优化扫描、预取和预加载到缓存中的策略。
    • 讨论steno SD或SDHC卡的恢复最大活跃数,并决定增加并发回填以提升性能。
    • 讨论max backfills和max active之间的关系,并决定进行实验以确定是否需要增加max backfills。
    • 讨论优化BlueStore缓存,包括避免重复缓存和缓存旋转等。
  • 性能测试
    • 讨论在硅谷进行性能测试,并计划设置持续性能基准测试。
    • 讨论Jenkins和GitHub的集成,以及使用GitHub API进行结果发布。
    • 讨论性能测试标签和回归检测,以及如何确定回归的阈值。
  • 硬件测试
    • 讨论Intel提供的新Officalis集群,包括TLC和QLC驱动器的配置。
    • 讨论将节点迁移到Jenkins以进行性能回归测试。
    • 讨论将高效能节点用于PR测试。

决定事项

  • 将trim和boost的调试级别提高到20以上。
  • 将trim整块代码放入单独的调试模块中。
  • 禁用apptracker进行性能测试。
  • 优化删除操作,包括扫描、预取和预加载。
  • 增加并发回填以提升性能。
  • 进行实验以确定是否需要增加max backfills。
  • 优化BlueStore缓存,包括避免重复缓存和缓存旋转。
  • 在硅谷进行性能测试,并设置持续性能基准测试。
  • 使用Jenkins和GitHub进行集成,并发布测试结果。
  • 使用GitHub API进行结果发布。
  • 确定性能测试标签和回归检测的阈值。
  • 使用Intel提供的新Officalis集群进行测试。
  • 将节点迁移到Jenkins以进行性能回归测试。
  • 将高效能节点用于PR测试。

后续行动计划

  • 进行trim和boost调试级别调整的测试。
  • 进行禁用apptracker和优化删除操作的测试。
  • 进行steno SD或SDHC卡的恢复最大活跃数和max backfills的实验。
  • 优化BlueStore缓存。
  • 设置持续性能基准测试。
  • 完成 Jenkins 和 GitHub 的集成。
  • 进行性能测试标签和回归检测的测试。
  • 准备Intel提供的新Officalis集群。
  • 将节点迁移到 Jenkins。
  • 将高效能节点用于 PR 测试。

[改进后的中文总结内容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