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后的中文总结内容]

会议纪要

会议主题: 新存储后端OSD讨论

会议时间: 未知

参会人员: Sage、其他研发人员

会议内容

1. 新存储后端OSD的动机和目标

会议指出,现有文件存储系统经过多年开发,功能复杂,难以修改和优化。因此,目标是创建一个新的内部对象存储接口实现,以替换现有的对象存储,并支持多种后端。新实现将适用于硬盘和SSD,或两者的组合。主要目标是避免对新对象的重复写入和顺序写入,从而消除当前日志记录带来的开销,并提高小写操作的效率。

2. 新存储后端OSD的技术方案

  • 使用键值数据库(如RocksDB)进行事务和键值数据管理。
  • 使用POSIX文件系统(如XFS)进行块管理。
  • 工作流程:
    • 接收写请求,根据请求类型(新对象、追加到现有对象)打开或创建文件,并将数据写入文件。
    • 使用fsync提交事务,并将文件系统同步到磁盘。
    • 在fsync完成后,将对象大小或存在性信息提交到键值数据库。
    • 对于小写操作,使用写前日志(write-ahead log)进行管理。

3. 技术细节和讨论

  • 同步和异步提交: 当前实现中,事务提交是同步的,可能会增加延迟。计划改为异步提交,以提高性能。
  • 写前日志: 对于小写操作,可以考虑将写前日志项也存储在键值数据库中,以减少磁盘I/O。
  • 优化: 可以利用XFS的特性,例如使用open by handle接口,以减少路径遍历。
  • 测试和评估: 需要对新存储后端进行基准测试,以评估其性能和效率。

4. 行动计划

  • 完成omap的实现。
  • 将事务提交改为异步。
  • 对新存储后端进行基准测试。
  • 考虑使用LMDB作为键值数据库。

5. 其他讨论

  • 使用ODIR/O_SYNC进行同步。
  • 使用检查点方法进行同步。
  • 使用AIO进行异步I/O。

总结

本次会议讨论了新存储后端OSD的方案和实施细节,并制定了后续行动计划。该方案旨在提高存储性能和效率,并支持多种后端,包括硬盘和S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