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图方便,这部电影是从B站上拉标签看评论找到的。
看过了村上春树的几部小说以后,加之桥本爱的《small forest》,对日本的作品的初印象就是非常的平静,在长达1个多小时的作品中逐渐静下来,在看这部片时感觉尤为深刻。 电影一开始,便是在令人不由得肃穆的告别辞世之人的场景下,女主博子淡淡的出场,时刻沉浸于对前未婚夫的哀思之中,因为难以抑制其思念,也许是想作为结束思念的标记,想向着已经不存在的地址发出一封寄往天国的思念。然而,在本片的诞生的关键,她所记录的地址是恋人昔日同班的同名的另一位藤井树的家。随后,便是在书信往来中,藤井树逐渐回忆起初中时分。渐渐地,藤井树对于这位藤井树的淡淡的柔情得以揭露,错过的恋爱渐渐在我们面前呈现。
论剧情,可能并不像烧脑惊悚片那样跌宕起伏、让人出乎意料,但这部电影在细节的刻画、细节的共鸣上让我触动不已。
你好吗? 我很好。
什么样的心理下,能写下如此简单的思念?
我不知道,不能想象。但其心情传达到了心里,感觉暖暖的。
导演岩井俊二同时也是一个作家,这部电影便是由他的小说改编而成,从刻画上来看,想必原作品的小说同样精彩。
虽然我是奔着《情书》的制作的平淡而去,但最后还是不由得对回忆有所思。
作者岩井俊二在《情书》日文版电影特刊中,接受佐藤佳访问时,认为回忆是推动自己现在的一大原动力。一般人以为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两者互无关系。某个时机,回忆起过去的事情,自然会发现一些过去与现在的连带关系,反过来影响了现在的自己。
毕竟回忆存储的是我们过去的时时刻刻,过去曾是现在,正是无数个现在的想法决定了未来的无数分叉点。既然过去既定,塑造而来的现在才得以存在,又何来无关之说呢?回忆可以是对往昔的省悟,也可以是情感的重拾,什么能作为推进的源动力,我想各人各有其道吧。